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趣闻

“牧羊女”为女儿上学 举家搬迁千里之外


1

  (通讯员 李洪利报道)吉林省通榆县年过八旬的樊桂英,为了让7个子女上学,举家三次搬迁,演绎现代版的“孟母”佳话。在老人的带领下,这个四世同堂的36口大家庭中扶贫济困,金额达40余万元。

  “牧羊女”为女儿上学 举家搬迁千里之外

  1931年,樊桂英出生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一个小山村,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旧社会。由于父亲身体不好,她为了替母亲分忧、解决家人的生计,8 岁时,她就走进大山放羊。起初不到20只羊,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慢慢繁衍到了400余只,14岁父亲去世后,她的继父赌博、抽大烟,将所有的羊变卖并挥 霍。待到18岁出嫁时,她家变的一无所有。

  由于家庭贫困,樊桂英一生未读过书,而这也是她一生最大的遗憾。她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的7个孩子会识字,做个有文化的人,绝不能当“睁眼瞎”。

  1962年,村里让14岁的大女儿辍学务农,为了躲避“报复”,樊桂英毅然决定举家搬到了离内蒙千余公里以外吉林省通榆县向海乡新兴村。由于路途遥远,此时已有4个女儿的樊桂英,最小的女儿才2岁,搬家的过程中,差点将8岁的二女儿丢失。

  由于是外来户,没有土地,当不了农民,只能靠给生产队打零工维持生计。加之老伴体弱多病,樊桂英毅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为了短时间与村民搞好关系,她将积攒下来的钱购买了一台缝纫机,免费为村民做裁缝,并意外得到了村民粮食资助,缓解了家庭吃饭的问题。

  孩子与母亲赚学费 一年只休息两天

  为了能够给孩子赚学费,樊桂英“和大泥、脱土坯、垒土墙、打草捆”,给人当瓦匠,当长工,每天过度的劳累,晚上睡觉直哼哼。冬天还要到距离家中20公里外挖药材,天不亮就要起来,为了赶路,来不及吃饭,她揣着爆米花,渴了就凿开冰面,喝着带有鸭粪味的河水。

  家境的困难,母亲的辛劳,懂事的孩子就商量着辍学帮母亲挣钱持家。樊桂英知道后感动孩子的懂事,但又恨自己无能,她生气地将孩子叫到一起,狠狠 地批评了他们的目光短浅:“孩子们,相信我们的困难是暂时的,现在你们不去读书,那我们的穷困就是一辈子啊!如果想跳出我和你爸这样辛苦奔波、劳碌穷困的 农村生活,你们只有好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从此以后,孩子们个个努力学习。

  为了方便孩子们上中学,樊桂英又举家搬迁到了通榆县向海乡,孩子们放学后和寒暑假都会上山去挖草药、捡牛粪,自己赚钱交学费。为了跳出“农家门”,孩子们一个给一个做表率,一个学着一个成长,成绩都名列前茅。

  贫苦的孩子早当家,家中七八岁以前的孩子要在家中照看弟弟妹妹、做饭、喂猪,八岁后,要随着母亲“和大泥、脱土坯、打草捆、搂柴火”,一块土坯只能卖两角钱,假期还要到三四十里外挖药材,风雨不误,平均一天只能赚一两元钱。

  孩子们每天放学后,先要去干活,晚上9点以后才能吃饭睡觉,每年只有年三十和初一才能休息。7个孩子张开手,都有厚厚的老茧、严重的冻疮。

  为供孩子上学 她把“骨刺”踩弯

  受农村学习环境限制,孩子们无法正常读高中,1980年,樊桂英再次搬家到通榆县郊区,由于没钱买房子,樊桂英赶着毛驴车拉土,一个夏天,盖起了3间泥草房。

  面对城里的生活,樊桂英春秋打工,夏天卖西瓜,冬天卖鞭炮。在樊桂英与丈夫的努力下,7个子女都成了文化人,如今,在这个36口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出了1个硕士、17个本科生、5个专科生;9人当上了公务员、2名军官和3名在读大学生。

  身体康健的樊桂英,提起当年的苦难日子,记忆犹新。1979年冬天,由于超负荷的劳动,樊桂英的双脚后跟,长出了“骨刺”,走起路来,如针扎刀 剜一般疼痛。为了不耽误赚学费,她翘着脚走路,并把“骨刺”踩弯。而母亲一迈步一蹙眉头的疼痛,却成为了孩子们心中永远立志的丰碑。

  子女成家后,小两口难免产生矛盾,女儿与丈夫吵架,樊桂英先教训女儿。儿子与儿媳吵架,樊桂英先将儿子臭骂一顿。每次聚会的时候,邻居很难分清姑爷和儿子,女儿与儿媳。

  全家扶贫济困 累计金额达40余万元

  樊桂英经常对子女们说:“过去我们日子苦,现在我们有能力了,就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已经80多岁高龄的樊桂英,每年,晚辈给樊桂英的钱和 买的衣服,她都不舍得用,并将现金和衣服,送给当年帮助过她的村民,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而她听说社区有困难户,她从不吝啬的将自己的新衣服拿出来,成 包的往外捐。

  在老人的教育下,全家共长期资助6名孤儿,多来来,全家通过捐助、救济、资助等渠道,累计向社会无偿贡献资金达40余万元。

  组织部退休的大女儿,多年来做好事不留姓名。有一次傍晚锻炼完身体回家,在路边看见一名中年男子歪倒在树下抽搐不止,行人都认为是醉鬼纷纷绕道 而行,她根据多年经验感觉中年男子并非醉酒那么简单,急忙上前询问,此时男子已经不能言语,但是却发现男子颤抖的手中紧握着一个小药瓶,原来是这名男子突 犯心脏病,连药瓶都来不及打不开。她赶紧把药给男子喂下,并在一旁照看着,等缓过来,男子热泪纵横,激动的抓着她的手,从包里拿出一沓钱,“大姨,你是我 的救命恩人啊,倒地已经有快一个小时了,多亏遇见了你啊,你给了我二次生命,你就是我的妈!”说着就给她嗑起了头,大姨扶起男子,把钱塞给他就笑着走了, 无论男子怎样央求留下电话姓名也没有。

  在富强社区当主任的四女儿一人就长期资助了2名孤儿,孤儿亲切的称呼她为“干妈”,现在2名孤儿均已大学毕业。大儿子的民政工作最贴近穷苦百 姓,除了访贫问苦干好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常常自掏腰包帮助低保户、贫困户。小儿子一直关注那些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2005年—2009年,他资 助的就读于东北电力大学的贫困学生,如今已在四平参加工作,他先后为其支付学费7万余元。

  今年5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的历时3个月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中,这一家庭获此殊荣。

  家庭和睦常聚会

  在这个大家庭里平均每周一次小聚会,每个月一次大聚会,每次大家庭中长辈生日时,不管工作多忙第三代的孩子们都要集体为长辈们祝寿。每年都会举 行一次“家庭联欢会”。孩子们要把一年的工作、学业成绩向大家庭作以汇报,并非常认真地进行才艺表演,唱歌跳舞的,朗诵书画的,还有弹古筝的……儿孙们热 闹地围聚在樊桂英老人的膝下。

  聚会的地方就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当年郊区的老宅院,夏天老人在这过养花种菜的田园生活,冬季住楼房猫冬。孩子们说,这老宅院就是爱的根据地,传播孝道的好场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