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质谱联用仪..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10月9日,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质谱联用仪器等检测设备已连轴运转99天,24小时无休,检测采集回来的土壤样本。
首次详查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深挖藏在地底的污染,对于环保人和地质人而言,这是一场高度协同的“接力赛”。
“找出脸上每颗痣”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接力赛”开始前,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已经做了一年的信息采集。
2017年底,2693个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出炉。可能的污染,藏匿在看不见的地底,如何锁定污染源的位置?
省环科院总工程师王玲玲介绍,信息采集就是要确定地块的生产流程、车间布局等,甚至梳理其“前世今生”,一个地块会形成上千页资料。
根据采集信息和风险筛查,203个高风险地块的布点方案开始编制。布点方案好比采样操作手册,而且一地一策。王玲玲形容,犹如素描,布点方案一定要细到“找出脸上每颗痣”,便于采样人员按图索骥。
“布点至关重要,如果没选好,可能找不出污染在哪。”王玲玲介绍,布点主要关注企业的原辅料和固体废物储存区、生产线上的产污环节、厂内自带的污水处理站周边等。
冷藏样品24小时内送至武汉
9月24日,黄石一家钢铁加工企业,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正在采样。
彩色涂镀板车间、危废暂存间等是采样布点区域。现场打出了8个土壤孔、3个地下水井。省地质调查院项目负责人李启鸣介绍,首次开展水土共测,能更好查出土壤污染迁移路径。
现场快筛检查,是“揪住”污染源的第一道防线。一旦发现超标,采样人员将增加相应区域的采样密度,力争筛查出所有污染源。
“整个过程一定要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扰,反映出土壤真实状况。”李启鸣说,由于样品中气体易挥发,特别是氰|化|物极不稳定,必须24小时内送至武汉的实验室,且保持0℃至4℃低温。“这对地质人要求极高,凌晨开工、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只为保证样品准时抵达。”
203个地块采样,省地质局共调集12家采样单位,历时4个月终于完成。
将一钵土查个“底朝天”
前方24小时取样,后方24小时检测。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8天长假里,承担检测任务的各个检测实验室一直灯火通明。
对于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经过提取、浓缩、净化、萃取等工序,可直接通过质谱联用仪器等设备分析结果。
重金属检测则复杂得多。首先,晾土得用3天到7天。为了晾土,实验中心包下1500平方米的一整层楼,并装上摄像头,定期翻土,分区隔离,保证样品互不影响。
为避免机器研磨混入重金属,土壤样品需用木棰捶细。实验员王子琛介绍,这中间还要耐心地拣出小石头和植物根须。粗磨颗粒用于检测PH值、含水率等,细磨颗粒检测各类重金属。
据介绍,最后将细颗粒中掺入消解液,把土壤中的重金属消解出来。汞、砷、铅、镉……不同的重金属需用不同设备检测。
这一切做完,分析人员才能根据大量检测数据编制检测报告。
让每一个数据准确无误
要保证检测数据“真准全”,质量控制全程跟踪,是详查工作的“生命线”。
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质控实验室)土壤室副主任熊晶介绍,质控人员参与布点、采样、制备和检测环节,保证全流程都在技术规范要求下完成。
“企业用地土壤较复杂,哪怕采样只相隔1米,数据都可能明显不同。”熊晶说,就算反复检测,也要保证数据经得起考验。
业内人士建议,经过此次详查,全省应尽快建立企业用地差异化管控制度,对污染高风险企业予以禁止,中风险企业予以管控,低风险的开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