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请求政府出面干预 让彩礼问题浮出水..
最近,西安市民刘谐面临着一件让他们全家苦不堪言的烦心事儿。正准备和女朋友谈婚论嫁的他,却为8万元的彩礼犯了难。刚毕业才两年,手头根本没攒下多少钱,家里不久前给哥哥办完婚事,钱也花的差不多了。高额的彩礼让结婚的喜事变成了愁事。
青年请求政府出面干预 让彩礼问题浮出水面
两年前,在宝鸡陇县政府官网的政民互动版块,有群众向政府办留言,呼吁政府引导抵制高价彩礼,还表示陇县好多人现在都是贷款娶媳妇,幸福感越来越低。这则请求政府出面干涉高价彩礼留言,将民间的彩礼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
根据当地知情人介绍,在宝鸡陇县、麟游、千阳等山区县彩礼普遍较高,8万、10万的彩礼算正常,15万的彩礼也不算少见。一般而言条件较差的家庭付出的彩礼反而会更高,男方家庭情况好的家庭反而彩礼付出的会少一些,1万、2万元甚至几千元的彩礼在这些地方也有。
对于这种高价彩礼现象,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赖作莲从专业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彩礼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经济问题。对贫困的女方家庭而言,因为贫困,未来生活缺乏保障,女方家长希望在女儿出嫁的时候获得一笔补偿,为其未来的生活获得一些保障。因为在女方家长看来,只能一次性受益。如果女方家长看好男方,对其未来有信心,往往在彩礼上的要价会更低。现实上也正如此,经济越不好的地方彩礼越高,经济越好的地方反而越低甚至倒贴。
不过,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女方不要彩礼的情况也经常发生。陕北小伙子张磊告诉记者,自己结婚时女方只是象征性要了几千块钱的彩礼。像这种不要彩礼的例子在他身边朋友中还有好几起,女方大都礼节性的收点彩礼,陪嫁远比彩礼多很多。
“一门亲事掏空一个家庭”现象时有发生
记者在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实际走访中了解到,由于彩礼是一个民间习俗,对于彩礼的多少每个地方差异很大,甚至每个村都有很大的差异。在榆林横山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在当地同一个村子有人十万元能娶到媳妇,有人花二十万元,有人花几万元。彩礼的多少,很多当事人将其作为一种隐私,一般都不愿意过多张扬,因此很难准确了解其具体数额。有人对此作过简单了解,关中地区彩礼一般在2万到6万之间,陕北一般在3万到10万,陕南一般在4万到10万之间。
从事农村社会研究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讲师陈辉告诉记者,严格来说彩礼的高低只是相对值,10万元并不能代表当地农村彩礼的一般水平,事实上往往是那些贫困家庭才会承担如此高的代价为儿子娶媳妇。对于富裕农户来说,娶媳妇的彩礼通常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因此,关于农村天价彩礼,不应只惊诧于数字本身。彩礼是否为天价,主要取决于家境。对于家庭情况特别好的人来说,根本不会为30万彩礼而发愁,对于中西部农村贫困户来说,10万元就是天文数字。
采访中不少群众告诉记者,很多家庭的父母攒大半辈子钱,就为儿子娶一门亲事,儿媳妇进家门的那一天也意味着家里攒的钱花的差不多了。“一门亲事掏空一个家庭”,在不少陕西偏远农村还能见到。
天价彩礼成了贫困地区农民返贫的原因之一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赖作莲坦言:“在农村一些地区,特别是在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由于 彩礼 严重超出居民所能承受和支付的经济范围, 彩礼 成了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致富改善生活的障碍,成了不少村民脱贫奔小康路上的 拦路虎 ,不少农民因彩礼返贫。”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不少人眼里,彩礼多少是男方家庭实力的体现,更是女方的面子,攀比心态的作祟让彩礼水涨船高。男女比例的失调,造成很多男青年找对象出现困难,年轻女性缺乏让一些条件较差的青年必须付出较高的代价才能解决婚姻问题。
在陕南安康,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在当地不少农民大半辈子辛苦劳作的梦想有两个,盖房子和给孩子娶媳妇。盖房子也是为了给孩子娶媳妇更好娶,攒了大半辈子钱盖房子花一些,给孩子娶完媳妇,一般家庭财产所剩无几。
赖作莲常年关注农村发展问题,对于农村天价彩礼问题她专门做过调研,在她看来目前农村彩礼远超出村民正常收入来源所能承受的范围。彩礼相对于农民收入而言数额很大。根据统计2015年陕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89元,而根据调研,在陕西西北边陲的某国家级贫困县的彩礼数额平均高达十五、六万元,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农民十多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高价彩礼成了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有些贫困户就是因婚致贫,因婚致贫的现象已逐渐成为致贫主要原因之一。很多风华正茂年青人一结婚沦便背上了承重负担,很令人忧虑。”赖作莲担忧。
“彩礼抽走了维持家庭正常生活和再生产的资金,使家庭正常运转难以为继,影响了家庭正常生活和再生产所需的资金。”赖作莲告诉记者,如果把家庭比作一家只维持正常运转的公司,支付巨额彩礼,则意味着家庭这家“公司”本来运用流通的资金突然被抽走,其运行必然会出现困难,或者根本就难以维系。
陈辉告诉记者,天价彩礼间接反映了中西部贫困群体的家庭再生产危机,显示了这些地区贫困问题的顽固性和复杂性。现有扶贫工作主要从经济层面测量农户的贫困程度,却忽视了隐藏在家庭收入水平背后婚姻家庭层面的致贫风险及其多元影响。对许多贫困家庭来说,天价彩礼可能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引发贫困的原因。
天价彩礼困局如何破?
彩礼是一种民间风俗行为,给民俗“松绑”,打破原有崇尚“彩礼”的社会风气和思想认识,是解决这种困局的可行方式之一。
在宝鸡陇县,行政村都将文明婚嫁礼仪、程序写入村规民约,用乡风民俗引导约束群众同抵制高彩礼。陇县温水镇峰山村农民谢万清零元嫁女在当地成为典范和楷模。此外该县还启动了“婚嫁新风进万家”活动,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陇县文明印制发放《陇县文明市民手册》,其中将文明婚嫁、自觉抵制高彩礼作为重要宣传内容,从婚嫁彩礼来源、意义等方面教育群众做到文明嫁娶,扭转彩礼过重的社会风气。
陇县文明办干部兰萍告诉记者,“婚嫁新风进万家”主题活动也正在全县广泛开展。在各镇最少确立一个嫁娶礼仪规范的婚嫁文明村,鼓励带动大家少要或不要彩礼;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大力宣传文明婚嫁观,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要彩礼或象征性收彩礼、节俭办婚礼、举办集体婚礼的事例。
在汉中市留坝县马道镇沙坝村,当地的红白理事会为解决高价彩礼问题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思路。
当地村支书余海兵告诉记者,以前没有红白理事会的时候,沙坝村的婚丧嫁娶活动就是一场场比阔气的“擂台”。
“小伙子娶媳妇不仅要备好车子和房子,还要准备巨额的彩礼,短短几年间,彩礼就从三五万涨到了八万、十万!明明是喜事,却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红白理事会成立后,对婚丧嫁娶活动中的费用进行了最高限额规定,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标准,结婚的彩礼不超过三万,红白喜事随礼不超过三百。自从对结婚彩礼和红白喜事随礼金额的限额进行了规定,村里相互攀比给彩礼、“随人情”的情况减少了很多,喜庆事再也不是压在群众心头和钱包上的负担了。”在余海兵看来,天价彩礼问题并不是无法破解。
赖作莲认为,发展经济,加大农村地区扶贫力度,扶持产业,让女方家庭不需要依赖“彩礼”这种方式作为收入来源和保障未来生计的途径;使男方更充满希望,让女方家长有更多次的“收益”预期,这是解决高价彩礼的长远方法。
她坦言,就眼前而言,政府要强化正面引导、加大宣传的力度,倡导简约婚礼;政府可以组织集体婚礼,简化婚恋程序,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有开社会风气的先进年轻人士,率先破“彩礼”习气。同时让村规民约等和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尽量打破天价彩礼困局。
-
上一篇:骗子说出清华教授卖房信息下一篇:无休止的骚扰让人不堪其扰